家族信息

族长:幸福de喃人
成员:26
待批准成员:26
成立:2007-05-12
主打游戏:武林外传
家族文章
香水——美丽与谎言
“在床上我只穿香奈儿 N°5。”
性感女神玛丽莲·梦露的一句话,让全世界男人浮想连翩。香水与女人已然结为一体,风情各异的香水成为众多女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相伴的男士香水也迅速地蔓延。但是,几年前的一起诉讼案开始让众多国家对公共场合的“香水污染”极度关注。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这则诉讼案的一些报道——
美国广播业大鳄“无限广播网”的一名前雇员因在工作场合吸入“二手香水”致病向该公司提起诉讼并获得胜利,她获得的赔偿金高达千万美元。
埃兰·韦伯曾是“无限广播网”旗下的底特律WYCD电台高级广播员。埃兰在诉状中称,她在工作期间受到他人香水刺激而失声,其过敏症遭到了公司歧视并被解雇。底特律地方法院要求“无限广播网”向埃兰支付总额为1060万美元的赔偿金,其中包括700万美元的惩罚性损害赔偿金,200万美元精神损害赔偿金和160万美元的过去、未来赔偿金。
埃兰对含有化学物质的香水过敏。医生曾对她发出严重警告,如果继续受人工香味刺激,她可能有生命危险。1999年3月,她加入了WYCD电台,但播音间里喷洒的含有丙酮的空气清新剂经常让她感到不适。此外,同事琳达经常涂抹的一种香水也对埃兰产生了严重刺激。她回忆说,自己“整个身体如遭电击”,嗓子严重过敏乃至失声,最后不得不停止工作,接受治疗。
2001年1月,埃兰在休息3个月后重返电台,她要求公司采取措施保护她的安全,然而同年9月,埃兰却被公司解雇。埃兰的律师则认为,公司不能阻止琳达在工作场合抹香水才造成埃兰无法正常工作。“无限广播网”打算继续上诉,力争把700万美元惩罚性损害赔偿降到30万美元。
据了解,不少国家认为香水是继香烟之后公共场合的又一大污染源。 美国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,大约15%的美国人对香味过敏,不少人正是因为无法忍受工作环境中的“香味污染”,被迫辞去职务。美国城市哈利法克斯在1996年推行了一项名为“无香,好处不言自明”的政策,鼓励人们在市政府、图书馆、学校、医院、法院和公交车等公共场所减少香水的使用量,并在几年后把“禁香”写入了该市的法律条文。
实际上美国的一些城市已有所行动。美国城市哈利法克斯推行了一项名为“无香,好处不言自明”的政策,鼓励人们在图书馆、学校、医院等公共场所减少香水的使用量,并在几年后把“禁香”写入了该市的法律条文。2000年,哈利法克斯的一个高中生因为涂了发胶上课,让老师感觉“不舒服”,被警察一把揪出课堂带进拘留所。
欧洲环境办公室发言人安佳·利特斯说,因为收到太多投诉,他们如今正申请法律条文,规定欧洲制造商必须把各类产品中的香味成分标明,让消费者尽量避免过敏成分。
在号称“香水之都”的巴黎,一些大公司已经明令禁止男女职工使用香气浓烈的香水,理由是防止空气污染,提高工作效率。日本的一些公司也在禁烟之后,推出了禁止女员工浓妆艳抹的规定。(文中新闻援引自:中国经济网)
另一则关于中国社会对“二手香”关注的新闻——
广州日报讯 (记者林晓丽 实习生黄宽伟)“今天我的鼻子终于舒服了,连续几天都闻着浓重的香水味,实在是受不了了,都快窒息了!”广交会日前结束,某外贸公司的客户代表陈蓉也轻松了许多。她告诉记者,广交会期间,每天要与数十位外商洽谈生意,但外商刺鼻的香水味却让她苦恼不已:“广州将立法禁止在公共场合吸烟, 什么时候才能禁止公共场合喷香水啊?”而记者发现,时下越来越多的广州人喜欢喷香水,但也有不少人与陈小姐一样怕香水味道,到底在公共场合喷香水合不合适呢?
随后,记者采访了多位参加广交会的人士,他们也与陈小姐一样,“顶唔顺”展馆内浓烈的香水味,一名陶瓷厂老板谢宣甚至还反映,浓烈而尖锐的香味比“二手烟”更令他反胃,“每次闻到这股味道,都会感觉到胃酸倒涌,喉咙一阵痒,所以遇上喷香水的人,我都会适当地屏住呼吸。”
记者也发现,时下广州市内使用古龙水、香水等体香剂的人也是越来越多,尤其是白领一族,因此各大百货商场一楼的香水专柜也越来越多,香水销售甚至成了节日销售的热点商品。
但广告策划人徐毅说,几天前难得早起上一回早班,一脚踏进地铁车厢,脚跟尚未着地,就差点被四面埋伏数股风情各异的“二手香”击倒。此外,也有不少市民反映,办公室里同事使用香水,让他们无法专心工作。有些市民甚至认为,刺鼻的香水味其实就是一颗可随身携带的“化学武器”。
“女人身上的气味,反映着女人的品位”,白领钟琴有多年的香水使用经验,她认为,一个浑身名牌的女人,如果没有一身的香味,那和服装店里的塑料模特没有区别,也显得没有品位。
暨南大学礼仪专家勾利军教授则提出:“不管男或女,在社交礼节上都有必要使用香水,尤其是男性,使用香水可以给周围的人带来清新感,而从礼仪的角度看,搽香水也是对对方表示尊重。”但他也指出,使用香水的初衷是为了吸引别人,但使用不当效果就适得其反了。
不过,广州也有人怕身边人反感香水而不喷香水的。苏洁就告诉记者,她一辈子都别想用香水了,因为她老公最怕闻到香水味,一喷香水她老公就会鼻塞,所以为了迁就她老公,苏洁再也不喷香水了。
有一首名为《香水有毒》的歌曲前段时间很流行,那么,香水到底有没有毒呢?“从来没有听说过‘香水有毒’的说法”,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传染科医生张亚男表示,香水主要由香脂及各种花朵提取物混合而成,不可能像煤气一样将人“毒倒”。不过,“生活中也存在一些对香水过敏的人”,过久地待在浓烈的香味中,过敏者确实会感到头晕,程度更甚者会产生胸闷、喉咙痒。张医生还特别提醒,有两类人要小心使用香水,一类是孕妇,另一类是婴儿,两者对香水都有敏感的反应。
华侨医院护士黄小姐也表示,虽然没有任何规章制度限制人们使用香水,但由于职业上的原因,护士一般不会搽香水,“以免病人产生不适”。
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,“香水污染”尚没有在国内引起足够的重视,广州有关部门近期也没有在一些场合禁止使用香水的计划。(新闻援引自广州日报)
香水的芳香能增加使用者的魅力,不过在加拿大,它却可能让你坐不了公车。前两天,加拿大西部一名25岁的女子分别搭乘了同一路公交车。出门前,为了增加魅力,她特地喷了两下香水,结果两名公交司机都抱怨说香水味太浓影响开车,将她赶下车去。专家解释说:“曾经的规矩是,如果你不习惯烟味,那么你就离开;而现在的规矩变成了你无权污染其他人的空气。”
更有甚者,香水也被用来做杀人武器。2003年,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名妇女曾欲利用香气进行谋杀。她的丈夫不能忍受强烈化学气体的刺激,否则有生命之忧。于是她就在身上喷了很多香水,还在家中点燃薰香蜡烛,并使用大量空气清新剂,打算将其置于死地。
的确,在很多场合,人们喷香水也是出于礼貌或是提升个人的吸引力,提高情绪以及显示自己的品位。香水的悠久历史,奠定了其独特的社交礼仪文化的基础。
笔者写这么多,并代表禁止香水,而且也不赞成那样,毕竟香水带给我们的好处远远超过她的弊端,只是在这里希望爱好香水的朋友能更好的使用香水,不要给自己带来快乐、愉悦的同时却让旁人受伤害。正如许多人所说的“香水是有品位和个性的。”选择适合自己的香水,选择适当的场合、季节、对象,香水完全可以表现出你的文化素质以及修养,让您魅力无限!
给自己一片美丽天空的同时,也请留给他人一份享受美丽的空间。
